重要通知
《科学技术创新》版面紧张,请大家踊跃投稿。投稿邮箱 :kxjscx@kxjscxzzs.com
科学技术创新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科普事业中心

编辑出版:《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4390

国内统一刊号:CN:23-1600/N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周   期: 旬刊

出 版 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邮发代号 :14-269

投稿邮箱 :kxjscx@kxjscxzzs.com

在线编辑QQ :959914545

邬书林:这本书回答了“钱学森之问”

时间:2019/09/18  点击:597


          发布会现场 “这本书回答了钱老生前最重要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虽然书中没有直接回答,但钱学森的成长经历就是‘钱学森之问’的答案。”9月17日,在《他日归来:钱学森的求知岁月》(以下简称《他日归来》)新书发布会上,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谈到他阅读此书的“读后感”时如是说道。 邬书林从钱学森的成长中归纳了5个方面“成为大家的因素”。首先,成为大家要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钱学森出生在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钱均夫是有留学经历的教育部中层官员,母亲章兰娟是大家闺秀。钱学森小时候看书手不释卷,三餐亦不例外,夹菜就只夹近处的,书中写到细腻的母亲会“为之调动肴馔,俾其易口”。作为教育家的钱均夫深刻地认识到要培养“完善的人”,学校教育之外的家庭教育不可或缺,要亟须改变那种“子弟送入学校,责任即了”的观点。 其次,成为大家要系统学习、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家国情怀。本书书名“他日归来”取自1941年一位长辈寄给留美求学的钱学森一幅国画中的赠语。这不仅是钱学森整个海外求知岁月的初心理想,更是他贯穿一生的坚定报国信念。据钱学森之子钱永刚介绍,钱学森晚年卧室里挂着两件经过装裱的物品,一件是钱均夫肖像照,另一件便是这幅名为《西湖一角》的国画。邬书林说:“‘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要从小培养,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也才能让人把个人的奋斗真正融入到民族复兴的事业中去。” 再次,成为大家要接受系统的现代教育,要与时俱进地接受现代知识。出生在民国肇始之际的钱学森,童年及少年时代在教育资源集中的北京接受完整的中小学教育;以高分考入当时有“东方麻省理工”之称的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系统接受工科教育;再之后就是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在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此后又在两所学府执教,有长达20年的海外求知岁月。 第四,成为大家要接受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的涵养。《他日归来》书中多次提到钱学森的艺术修养,作者吕成冬甚至专辟一章“专业的音乐评论家”,他开玩笑说,“钱学森或许是一位被科学研究工作‘耽误’的音乐家”。钱学森精通乐器,同时广泛阅读各种音乐理论著作,知行合一。鲜为人知的是,钱学森早年还发表过3篇音乐评论文章《音乐和音乐的内容》《机械音乐》和《一封“美国通信”》。 第五,成为大家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钱学森善于掌握治学方法,他在导师冯·卡门的严格训练之下,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和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研方法,可以概括为:“先博后约—以专致精—由精求通”,这使他终身受益。 邬书林的“读书心得”得到了发布会上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刘恕、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融媒体与主题出版研究院院长韩建民等专家学者的一致赞同。 《他日归来》选取钱学森1911年出生至1955年归国的早年求知岁月作为叙述对象,勾勒他如何顺应时代、不负韶华,展示了中国科学家在世界科学舞台上的自信,树立远赴海外求学只为“他日归来”科学报国的人生信仰。该书作者吕成冬是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征集保管部副部长,因而此书依据了大量第一手档案和文献史料,并首次公布60份珍贵照片和档案图片。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一家乘“克利夫兰总统号”游轮从洛杉矶离开美国,踏上归国之旅。“64年后,我们选择在今天举办《他日归来》的新书发布会,亦是对这一重要时刻的纪念。”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勇良说。 据钱永刚介绍,2019年、2021年有很多纪念钱学森和蒋英的时间节点,“今年是我的母亲蒋英诞辰百年,是我的父亲钱学森逝世10周年,2021年是钱学森诞辰110周年,我所在的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筹备举办活动,进一步宣传和弘扬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爱国情怀和奉献努力的精神。”   《他日归来:钱学森的求知岁月》,吕成冬著,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  


本文由: 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

2019/09/18

上一篇:铸剑强国 核以道和
下一篇:华东理工大学17项“硬核”成果亮相工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