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科普事业中心
编辑出版:《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4390
国内统一刊号:CN:23-1600/N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周 期: 旬刊
出 版 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邮发代号 :14-269
投稿邮箱 :kxjscx@kxjscxzzs.com
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项目动工仪式现场
9月25日,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项目动工仪式在广东东莞举行。据悉,该项目建设单位为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总投资约5.87亿元,建设周期为2年,预计2021年完工。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东莞分部主任陈延伟,东莞市委常委、松山湖党工委书记黄少文,东莞市城建局局长祁志强等出席仪式并致辞,项目代建、设计、施工等单位代表,以及项目组成员参加开工启动活动。
据了解,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项目将紧密围绕南方光源项目及相关技术,开展前瞻性和系统性的研究工作,进行关键核心设备的研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国产化率,为优化设计方案提供依据,为未来南方光源的建设、运行和不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证,同时为将来布局更多大科学装置提供技术支撑。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定位之一。《规划纲要》提到,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在大湾区布局建设。同步辐射光源与散裂中子源都是观察物质微观结构的手段,两者各具特色,又具有互补性。
2017年8月,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周边建设先进同步辐射光源的构想,希望中科院高能物理所能够给予支持并承担建设任务;2018年11月,中国科学院与广东省政府在广东签署《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合作协议》,作为重点合作项目,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东莞市签署了《关于推进南方光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协议》。未来,两大科学装置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提供强大的平台支撑。
本文由: 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2019/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