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科学技术创新》版面紧张,请大家踊跃投稿。投稿邮箱 :kxjscx@kxjscxzzs.com
科学技术创新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科普事业中心

编辑出版:《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4390

国内统一刊号:CN:23-1600/N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周   期: 旬刊

出 版 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邮发代号 :14-269

编辑QQ :959914545

投稿邮箱 :kxjscx@kxjscxzzs.com

科学家首次揭示入侵中国草地贪夜蛾生物型遗传背景和抗药性特征

时间:2019/10/26  点击:665


         10月2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生态基因组学中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吴孔明院士团队、烟草研究所、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诺禾致源、未来组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了高质量草地贪夜蛾基因组序列,首次从基因组层面揭示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群体的生物型遗传背景和抗药性特征,对草地贪夜蛾的科学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成果在线发表在BioRxiv上。     该研究通过Illumina、PacBio、Hi-C等高通量测序技术,构建了一套染色体水平的高质量草地贪夜蛾基因组序列,contig N50达到5.6 M,是目前为止组装质量最好的草地贪夜蛾基因组序列。进一步对我国16省(市、自治区)的105份样品进行了重测序,揭示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为一种以玉米型遗传背景为主导的“杂交型”;抗性相关基因扫描检测发现入侵中国群体对传统有机磷类农药、有机氯类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具有较高的抗性基因变异频率,而没有检测到对新型酰胺类农药和Bt毒素抗性基因变异位点,预示对相关传统农药抗性风险很高。而生测结果也证实对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具有较高的抗性,而对新型酰胺类农药和Bt毒素比较敏感。 该研究表明有机磷类农药、有机氯类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等传统农药目前不宜用于入侵中国草地贪夜蛾的防治,而酰胺类农药、Bt毒素和Bt作物可以有效防治草地贪夜蛾。 原文链接: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813154v1


本文由: 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

2019/10/26

上一篇:单晶铁电氧化物薄膜超弹性行为发现成果
下一篇:减压助眠 睡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