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科普事业中心
编辑出版:《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4390
国内统一刊号:CN:23-1600/N
期刊级别:省级刊物
周 期: 旬刊
出 版 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语 种: 中文;
开 本: 大16开
邮发代号 :14-269
编辑QQ :959914545
投稿邮箱 :kxjscx@kxjscxzzs.com
无党派人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田波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12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田波1931年12月25日生于山东桓台,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工作。是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田波是中国病毒学先驱之一。他早年致力于植物病毒学研究,20世纪50至70年代,他阐明了病毒与高温在马铃薯花叶型退化中的作用,合作制定了茎尖脱毒生产无病毒马铃薯原种的技术方案,广泛应用于我国马铃薯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80年代开始研究亚病毒,在国际上首先利用卫星RNA防治黄瓜花叶病毒引起的病毒病,并获得了高抗类病毒的马铃薯品系,这是利用核酶高效抑制植物病原体的第一个成功范例,提供了防治类病毒的新途径。90年代,他转入医学病毒研究,涉及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SARS冠状病毒等,首次从由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癌癌组织中发现热激蛋白GP96与病毒抗原肽复合物,为研发慢性乙肝和肝癌的治疗药物提供了新策略。 田波曾获得众多荣誉和奖励,包括两次国家自然科学与科技进步奖,五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奖,三次省部级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999年被亚太生物技术双周刊(Asia-Pacific Biotech News)遴选为亚裔著名科学家。
本文由: 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2019/12/17